文章
陳小春的「墮落」,其實是影視圈的「悲哀」,網友嘆氣:資本的力量很強大
2022/09/26

在無人在意的角落,陳小春主演的網絡大電影《獵海日志》上線了。

電影海報上恨不得寫滿陳小春的大名,但陳小春本人正在芒果台「披荊斬棘」,完全沒想起宣傳一下。

《獵海日志》僅有75分鐘,卻融合了《盜墓筆記》和《鬼吹燈》的各種元素。

它講了傳說有個東西叫「歸墟」,它封印了一只海底巨獸,只要有人能把封印解開,就能獲得永生。

有人想解開封印,就有人要守護,陳小春當然是善良的那一方,最終他帶領著「鐵三角」經過種種磨練,獲得了勝利。

這劇情,這人設,還有這隨處可見的「擦邊球」,讓這部電影最終只收獲了滿屏的一星,還有觀眾評價:山雞哥,你墮落了。

其實除了《獵海日志》外,從去年5月到如今的一年多時間內,陳小春已經主演并上映了4部網大,最高3.9分,最低3分。

以這個成績來說,陳小春也就陳浩民能跟爭一爭「爛片專業戶」的寶座了,老陳家真是人才輩出啊。

當年陳小春曾因擔心劇本太負能量而拒接《古惑仔》續集,如今倒是來者不拒,確實顯得很諷刺。

但這事吧,真不能怪陳小春。

演藝圈就是一座金字塔,一線演員最少,但占據了80%的資源,有的是好劇本給他們挑,尤其是港圈。

但一線演員們又格外挑剔,并不把片酬放在第一位,想接戲就接,想休假就休。

比如惠英紅,從影40余年,她拿到了3屆金像獎影后和1屆金馬獎影后,還有1個金馬女配和2個金像獎女配。

有這麼耀眼的成績,她卻自降身段出演了一部小成本文藝片《我的非凡父母》,在其中演了一位盲人母親。

不過惠英紅很出色地完成了表演,將小成本拉高成大制作,再次用演技讓觀眾折服,口碑也穩定上升。

劉德華則是片約不斷,前腳還在香港拍《潛行》,后腳他主演的《莫斯科行動》又在內地開機了。

其他一線演員們的行程也都非常緊湊,今年劉青云接連上了4部電影,張家輝也是4部,吳鎮宇參演的有6部。

不過最猛的還是古天樂,除了《明日戰記》外,他主演、參演、當制片的作品還有很多,今年共計13部。

一線演員主要扎根香港,但也會兼顧內地,基本上是兩手抓。

而二線演員就不一樣了,以前他們在香港拍拍戲就能影響整個東南亞,如今亞視倒台、TVB走下坡路,香港影視圈式微,他們的處境也尷尬起來。

二線演員在香港不容易拿到好劇本,就算拿到了也多半是給一線做配,于是很多人選擇轉戰內地,靠「情懷」撈金。

江華作為曾經的亞視當紅小生,如今也轉戰內地市場了,他選擇的是直播帶貨,可惜效果不佳。

陳浩民就不用說了,雖然他人品不咋樣,但眼光還是很好的,早年就轉到內地發展,吃到了網絡電影的大紅利,口碑再垮也有戲拍。

萬梓良巔峰時期的勢頭能壓過周潤發,如今專門在內地搞商演,丑態百出,但也賺得盆滿缽滿。

童年男神林峯前幾年就把工作重心轉到了內地,還拿下了不少戲的男主角,雖然口碑一般,但該賺的錢一樣沒少。

溫兆倫接不到戲,又不至于去打工,商演沒人捧場,就選擇了直播帶貨,一邊賣慘一邊賣衛生用品。

湯鎮業專演反派大佬,出現在各種網大中,最近還在《鬼吹燈之崑崙神宮》里演了個反派配角。

同時,內地也給這些二線港星提供了大量的平台和機會,芒果台辦了兩屆《披哥》,讓「大灣區哥哥」們成功翻紅,連杜德偉這樣的劣跡藝人都照請不誤。

吳卓羲來參加了《披哥2》,靠著童年濾鏡和他跟林峯的「兄弟情」,狠狠圈了一波粉絲,影視資源也立馬跟上了。

第三等的演員就沒這麼幸運了,受疫情影響,他們很多人的工資一降再降,只能被迫轉行。

據港媒爆料,自2020年起,香港演藝圈遭遇嚴重失業潮,直接導致近600名藝人失業。

車保羅入行多年,參演過40余部作品,也是觀眾熟悉的金牌配角了。可他一度落魄到連親媽的葬禮都置辦不起。

人到60時,別人都退休領錢了,他轉行當了菜市場監工,同時還被提名了台北電影節影帝。

但對他來說,一個影帝的頭銜,還不如菜市場攤主送他的石斑魚來得實在。

因為「梁非凡」一角被「罵」到如今的麥長青,入行30多年也拿了不少獎,如今卻要重新考慮自己的價值。

被稱為「最美郭襄」的李綺紅,很多觀眾都認識她,但工作卻不來找她,以至于她要申明自己沒退圈,順便還發文求工作。

伍偉樂曾被稱為「亞視謝霆鋒」,失業后轉行當公交車司機來維持生活,還在接受采訪時稱當司機掙得都比當演員多。

當然,不是所有三線演員都混得這麼慘,有很多人選擇到內地找機會,而他們也找對了。

劉玉翠是出道即巔峰,最出名的角色就是《鹿鼎記》中的建寧公主,在香港混了很多年也沒混出名堂。

轉到內地發展后,劉玉翠大小也是個明星,平日就在一些影視劇里打醬油,偶爾直播帶貨,她還領上了退休金,日子不要太瀟灑。

「最帥展昭」何家勁就更不用說了,別人來內地打工,他直接來當老板了,在惠州開了個食品加工廠。

就算是再糊的港星,來內地拍個短視訊,都能收獲不少粉絲,積累一段時間后就可以直播帶貨了。

同樣是三線演員,把留守香港的和定居內地的一對比,一個有面子沒里子,一個沒面子賺得多,要是你,你選哪個?

這個局面是由多方面造成的,港圈落寞、內娛興盛、資本橫行,一切都是向「錢」看。

觀眾可以嫌他們「恰爛錢」,但機器一響黃金萬兩,演員沒有為了「情懷」抵抗資本的決心,觀眾也沒有能力反抗流量,咱誰也別說誰。

資本愿意投,導演愿意導,演員有錢拿,大家都很快樂。

觀眾?Who ca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