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宗權,香港人。他名下房產的數量,絕非一般人能夠想象,一共有15000多套!
據統計,吳宗權每年光租金就能有300多億的收益,他也被稱為「香港第一包租公」。
如此「巨富」又年輕,為什麼大眾對他知之甚少,甚至對他的名字都感到陌生呢?
吳宗權名下這一萬多套房產和巨額財富,當然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來自祖輩和父輩兩代人的奮斗。
吳宗權
吳宗權雖是「非著名人士」,但提起他的外祖父,那在港澳台地區基本上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他的外祖父就是曾經的香港首富,「世界船王」包玉剛,吳宗權名下的大部分財富是始于外祖父包玉剛經年累月的奮斗。
1918年,包玉剛出生于浙江寧波的一個商人家庭,算起來他還是包拯第29代嫡孫。
包玉剛13歲那年被父親包兆龍帶到上海讀書,他就讀于當時中國最好的航海學校之一的吳淞商船專科學校,學習船舶專業。
抗戰爆發后,國家發生巨變,包玉剛為躲避戰火來到重慶,但他已無心繼續學業,選擇到一家銀行工作。
包玉剛
1938年至1945年的7年間,包玉剛的職業生涯順風順水,從小職員一路升至上海市銀行副總經理。
但1945年,他卻令人意外地從銀行辭職,選擇與父親一起做生意,對此,他解釋說自己還是喜歡做生意
1949年,包玉剛全家搬至香港生活,做一些小生意。
包玉剛放棄銀行高管工作,可不甘心僅做些小生意,經過一番考察,他決定做海運,畢竟當時的香港是亞洲物流與航運中心。
可從事海運就得有船,而購買一艘貨輪的費用實在高昂,當時他們全家只有10萬元,這連買個發動機都不夠。
包玉剛用了整整6年的時間做準備,后來他用籌措到的70萬美金從英國買回了一艘行駛了28年的舊貨輪,翻修后命名為「金安號」。
1956年,37歲的包玉剛創立環球航運,開啟了自己的海運事業。
按照國際慣例,當時海運公司都是以短租的形式出租船只,按次結算費用,但這對于用戶來說,不僅費用高,而且手續麻煩。
包玉剛一入行,就敢憑著一艘船的「實力」打破國際慣例,環球航運的船只可以長租,而且費用月結。
他這樣做,風險是很大的,因為如果回款不及時,那麼他的公司隨時都有可能破產。
當時就連希臘船王奧納西斯都不會這麼做,當時他可是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商船隊。
但用戶對于包玉剛打破慣例卻很「受用」,都爭著租「金安號」,他也借此逐漸占領市場。
至1981年,包玉剛旗下的船只數量已達210艘,包玉剛也成為了「世界船王」,穩坐香港十大富豪之位。
他在各地購入了很多房產,當時每年租金的收入已經十分可觀。
包玉剛夫婦有四個女兒,屬「陪」字輩,大女兒叫包陪慶、二女兒包陪容、三女兒包陪麗,而小女兒名為包陪慧。
俗話說「一個女婿半個兒」,包玉剛雖然沒有兒子,但是他有四個女婿,他一樣將他們視為家族的繼承人。
1985年,包玉剛查出身患癌癥,便對家族產業進行了分配:
大女兒女婿繼承船運業務;
二女兒女婿接手九龍倉和會德豐等地產業務;
三女兒女婿分得貿易產業;
而小女兒女婿則獲得了上百億的現金和股權等。
包玉剛家就是個「聯合國」,他的四個女婿擁有不同的國籍:
大女婿蘇海文是奧地利人;
二女婿吳光正,也就是吳宗權的父親,據說擁有多國國籍;
三女婿渡伸一郎,日本人;
四女婿鄭維健則是新加坡人,目前,包陪慧與鄭維健已失婚。
人多力量大,四個女兒與四個女婿,都是包玉剛事業的得力干將,他們也將各自名下的產業發展并壯大。
包玉剛的思想與做派比較傳統,他認為幾個女兒對做生意興趣不大,也不擅長,便只讓女兒在各自公司掛了「董事」之職,而將管理權交給女婿。
當然,包玉剛也「留有一手」,他在家族信托中明確規定:企業的控制權在女兒手中。
單就二女兒包陪容和女婿吳光正這支來說,吳光正,生于上海,祖籍為浙江慈溪。
家中也是經商,背景相同又同為浙江老鄉,兩人之間的默契度要比其他幾個女婿好很多。
包玉剛將九龍倉和會德豐兩大公司交由吳光正管理,尤其是九龍倉,一方面顯示了包玉剛對吳光正的器重,另一方面吳光正曾在包氏對九龍倉收購中發揮過積極作用。
吳光正
九龍倉,全稱九龍倉集團有限公司,目前是香港龍頭地產公司之一,「九龍倉」原是香港最大貨運港口名,后建立了同名公司。
會德豐是一家綜合性企業公司,業務范圍涉及廣泛,其中就包括物業租賃與出售、酒店管理等。
現任董事會主席就是「香港第一包租公」吳宗權,也就是吳光正的兒子。
1980年「九龍倉」收購事件,史稱香港「九龍倉」爭奪戰。
當時英資怡和公司為九龍倉公司的最大股東。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房地產業蓬勃發展,但九龍倉的股價低,而且與實際價位相差數倍。
李嘉誠看到了機會,他不動聲色地購入了大量低價的九龍倉股票,令其股價在短期內飆升至高位。
李嘉誠
九龍倉立即實施反收購,但由于資金不足,便向匯豐銀行尋求資金支持。
匯豐方面勸說李嘉誠放棄收購九龍倉的計劃,而當時李嘉誠的實力還做不到拒絕匯豐,于是便同意收手。
雖然放棄了收購,但選擇誰來接手,李嘉誠是可以自主選擇的。
這時,包玉剛出現了,以他的身家和社會地位是再適合不過的人選。
李嘉誠將自己持有的九龍倉1000萬股轉讓給了包玉剛,此役,李嘉誠非輸反贏,不僅賺了近6000萬,還入股了和記黃埔。
九龍倉歸入包氏旗下,由華資取得公司所有權,這是「皆大歡喜」的結果,這其中,吳光正又發揮了什麼作用?
李嘉誠的股票轉入包玉剛手中之后,怡和與包玉剛就控股權展開了正面交鋒。
吳光正從中調配資金,他從匯豐銀行獲得了20億的貸款,從而保證了這場收購戰的資金充足,很好地協助了包玉剛完成了對九龍倉的收購。
之后,吳光正又參與了對會德豐的收購。在這兩次資本戰中,吳光正向這位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的高材生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并開始從包玉剛身后走向台前。
在包玉剛的授意下,吳光正開始主持九龍倉公司的經營。
他不拘泥于過往港口、倉儲等業務,而是大刀闊斧地將原有碼頭徹底拆除,建立了一個現代化的商業中心。
如今的海港城、時代廣場等購物中心都在其附近,目前,整個九龍倉的總資產高達2700余億元。
海港城
和包玉剛一樣,吳光正也大量置產置地,他在海外,在香港、內地(上海、廣州等地)都購買了大量房產。
2020年,包陪容與吳光正夫婦以760億的身家位列《胡潤全球富豪榜》第161位。但有人替他們算過一筆賬,單就地產一項,吳光正夫婦的資產就高達數千億。
吳光正夫婦從包玉剛手中繼承的九龍倉、會德豐等8家公司,在吳光正的經營下得到了極大的「增值」和擴展。
從某種意義上說,吳光正是包玉剛真正的接班人。
包陪容與吳光正夫婦有兩個孩子,女兒吳宗恩和兒子吳宗權。
1978年出生的吳宗權,畢業于名校普林斯頓大學,學習的是建筑工程,但他并沒有成為建筑師,因為家族龐大的產業還需要他來繼承。
吳宗恩
畢業后,在父親的安排下,吳宗權先后在房地產、金融等不同行業工作。直到2004年,26歲的吳宗權才正式入職會德豐。
2013年,吳光正宣布退休,34歲的吳宗權「接棒」會德豐董事長之職,他也成為香港財團中最年輕的接班人。
吳光正67歲就光榮退休,這個退休年齡在香港富豪圈中算是太早了:李嘉誠是90歲,而李兆基則是91歲。
吳光正的「提前」退休也說明他對兒子吳宗權的能力的認可。
吳光正名下的財產,女兒吳宗恩獲得了8億和連卡佛公司。
據說他留給兒子吳宗恩的則高達3000多億,不過連卡佛公司在吳宗恩的經營下,一年的營收也有100億之多。
吳宗權
3000億!吳光正是香港城中青年富豪圈中的絕對「頂流」。
接管會德豐后,吳光正沒有「躺平」,而是積極推進新計劃,也進行了一些投資,但或許是外祖父和父親的「光芒」過于耀眼,而顯得吳光正目前在事業上的作為都只是「小打小鬧」。
不過他正年輕,還有大把時間來證明自己。
吳光正為人低調,也很少有新聞。吳宗權承襲了父親的作風,但「時代不同了」,在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要真正做到如父輩般低調實在很難。
手機拍攝素材、上傳網絡,一氣呵成,只需要幾分鐘。
與年輕時期的「小巨人」李澤楷相比,同樣是多金,但比吳宗權要帥氣幾分。因此,有關他私生活的新聞在港也多有報道,即便他再低調,對此,他很是無奈。
李澤楷(左)
工作中,吳宗權是西服加身的嚴肅總裁;生活中,他卻是一個自帶活力的人,穿著休閑。
他熱愛運動,喜歡游泳、沖浪。從網絡上,我們還能找到他身著泳裝(有腹肌)的照片,可見自身管理做得很好。
一次,他在海灘游泳,看到一位老婦人不慎落海,就將她救起并及時送醫。
事后,他并未向人提及,只覺是件小事,但沒過幾日,他的救人的事跡還是上了新聞,這又讓他很無奈。
能低調就低調,這是吳宗權的「基調」,因此相當多港人對吳宗權的名字不熟悉,也就更不知道他原來是身家3000億的「超級富豪」。
現在,吳宗權已過而立之年,更顯沉穩,也有了更多的職位與社會責任。
吳光正有過從政之心,也行動過。1996年,吳光正曾參加過香港「特首」的競選,雖然最后輸給了董建華,但他于2004年擔任過香港貿發局主席。
未來,他的兒子吳宗權是否也會由商轉政,目前看還很難說。
當前,吳宗權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打破「富不過三」的魔咒,來證明自己。
前半是開玩笑,但需要證明自己確是真的。
中國古話說:「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服」。吳宗權這個「富三代」坐擁15000余套房產。
其中僅時代廣場和海港城兩座超級商場光是收上來的鋪面租金就高達150億港元,其中時代廣場30億,海港城120億。
此外,吳宗權在上海、廣州、成都、蘇州等地都有商場占據黃金商圈,平均每年收租的錢就高達300億。
香港時代廣場部分圖
就是「躺著」也能把錢賺了,生活多愜意啊,這是一般人對他的設想。
網絡上曾有個段子,且將它命名為《我的夢想》吧。夢想是這樣的:當一個包租婆,每天只做一件事,那就是收房租,一天收一套,一個月下來,每天都有事情做、有錢賺,堅決不接受網絡匯款。
那按照吳宗權名下15000多套房來計算,只能接受網絡匯款,不然神仙也收不完。
還有人替他設想過,如果他一天換套房子住,一輪下來得需要40年。
但萬事哪有這麼簡單,更何況他接手的是一個「商業帝國」,每天都需要處理各種棘手問題。很多人也在關注著吳宗權,看他能否經營好這家百年企業,畢竟他還太過年輕。
2019年,這一年是包玉剛接手會德豐35周年,但當年的財報卻很「難看」,集團整體利潤減少了6%(相較于2018年)。
不僅企業利潤下滑明顯,而且負債率也創歷史新高。
2020年,在吳宗權的主導下,會德豐從香港資本市場退市,實施私有化。且不論其背后的經濟意義,這至少說明,會德豐的發展差強人意。
看來,吳宗權這個「香港第一包租公」的工作一點也不好干。
1、楊云.包玉剛家風考略及思考[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9(04):169-172.
DOI:10.16871/j.cnki.kjwhc.2019.04.075.
2、陳浩明.世界船王——包玉剛[J].語文世界(小學生之窗),2016(Z1):88-91.
3、百度百科:吳宗權、吳光正、包玉剛